《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指出,要加强医学人文关怀。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以“党建+人文”为抓手,联合医院社会工作部、团委&青年工作部、工会等多部门,在2025年上半年创新开展五大主题党建活动。通过“无门槛参与、全场景渗透、跨学科融合”的特色模式,重症医学科党支部构建起具有协和重症特色的身心关怀体系,有力推动医学技术与人文温度同频共振。
温暖关怀
元旦来临之际,重症医学科党支部携手社会工作部与同心圆基金会开展“饺香暖意”行动。工作人员将热气腾腾的爱心饺子送到当值的ICU医护人员手中。社工部浦爱德志愿者、芳香疗愈师张秀芳为同事们带来了一场减压、放松、温暖的芳香疗愈体验。虽正值寒冬,但一张张欢乐的笑脸让活动现场格外温暖。优美的音乐、芳香的气味、伸展的肢体,一系列新奇的体验让大家如沐春风,也有效舒缓了长期高强度工作所积累的压力,增强了医护团队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艺术疗愈
在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重症医学科荣获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党支部也精心策划了“心绘韶华”帆布袋创作活动。医护人员们纷纷展露艺术才华,从日常工作场景中汲取灵感,巧妙运用朱砂、霁蓝等富有美好寓意的色彩,绘制出一幅幅动人图案。一位护士以监护仪波形为灵感,创作出一朵象征生命力量的紫藤花,被称赞为“这是比心电图更美的生命曲线”。在“为自己画一朵永不凋零的花”的活动主题中,医护人员不仅展现了对美的理解与追求,更进一步彰显了科室的巾帼风采与职业担当。
身心减压
4月10日,科室创新引入“音愈身心・颂钵疗愈”项目。颂钵疗愈师李朝晖将喜马拉雅铜钵的声波振动与瑜伽冥想深度融合,在绵长悠扬的“嗡——”声中,帮助医护人员实现身心的深度放松。科学数据直观印证了该项目的显著成效:参与者的心率平均下降12次/分钟,这是一种比药物更温柔且有效的减压良方。重症医学科也已将颂钵疗愈纳入医护身心健康常规支持项目,作为帮助医护人员舒缓压力、放松身心的有效干预手段。
文化传承
在端午节,党支部组织“漆风解暑意”自制漆扇活动。医护人员将若干种大漆颜料滴入水中,用木棍搅动,使颜料形成流动纹路,再把扇子浸入其中。通过控制颜料扩散与层次叠加,一把把独一无二的中国漆扇就出炉了。此次活动让医护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艺术的启迪,让古老的漆艺之光在医院的疗愈空间中流淌。
红色铸魂
6月8日一大早,重症医学科党支部的40名党员出发前往怀柔九公山铁军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在馆内千余件珍贵文物史料与象征“华中人民的长城”的英雄墙前,新四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铁血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位党员的心中,党员们也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当日下午,在“挑战 No.1”的拓展训练中,党员们积极协作,将彼此间的信任凝聚成强大合力,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团队战斗力,攻克重重难关。
重症医学科的五大主题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体现人文关怀”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活动覆盖医护人员300余人次,打造了“关怀医护-赋能团队-温暖患者” 的良性循环。正如党支部书记隆云在活动总结中提及的,“医学绝非仅仅是冰冷仪器与数据的集合,其本质是有温度的生命对话” 。
展望未来,科室将在医院党委的统一领导和党总支的统筹规划下,进一步强化跨部门协作,通过建立“党建+人文”联合减压疗愈工作坊、开设跨科室人文关怀实训基地等创新形式,持续完善“红色引领、多维协同、医患共愈”的医学人文生态体系构建。
文字/袁婷婷 刘金榜 卫莉 干玎竹
审核/隆云 李春厚 苏龙翔 李尊柱 罗红波
图片/重症医学科 提供
编辑/干玎竹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