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大新闻
腿围减少2/3 | 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为重度下肢淋巴水肿患者重塑健康双腿
时间:2025.05.20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为一名饱受左下肢淋巴水肿折磨多年的患者成功实行了切除、重塑、强化及修复“四阶段”手术。术后患者下肢肿胀消退90%,从“寸步难行”到“步履轻盈”,开启了她的重生之旅。

刘女士(化名)饱受下肢淋巴水肿折磨九年多,“小腿肿得像水桶,皮肤紧绷到无法弯曲,每天走路都像拖着一块巨石。”由于左腿异常粗大,刘女士只能常年穿着定制长裙,甚至连简单的蹲起动作都无法完成。2019年,外院医生曾建议刘女士手术,但很可能面临截肢。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刘女士来到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当时患者的左小腿如同一条巨蟒盘着,踝上10cm处的腿围约107cm,健侧仅27cm,比一个正常青壮年男性腰围还粗”,回忆起接诊刘女士的场景,整形美容外科主任龙笑至今仍印象深刻。

经多学科会诊(MDT),刘女士被确诊为“左下肢重度原发性淋巴水肿(III期)”。龙笑主任带领淋巴水肿诊疗团队当即为其量身定制了四阶段个性化治疗方案。

第一阶段为“吸脂减容与选择性保留穿支组织部分切除术”,运用微创吸脂技术去除下肢冗余脂肪及纤维化组织,同步保留关键穿支血管,切除冗余皮肤及皮下组织,通过“一去一留”显著减轻肢体体积,同时也为淋巴系统功能恢复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为“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与组织重塑”,即通过显微外科将大腿深部淋巴管与静脉精细吻合,重建淋巴回流“高速通道”,从源头改善循环障碍,同时再次切除小腿冗余组织。第三阶段为“浅淋巴管功能强化”,即结合核素扫描、吲哚菁绿造影与高频超声技术,定位功能性淋巴管,实施浅表淋巴静脉吻合(LVA)术,进一步优化引流效率。第四阶段为“美学修复”,即利用整形美容外科理念将切口隐藏于踝关节褶皱处及小腿内侧,切除冗余组织,实现功能与美观的双重提升。

经过一年半的系统治疗,刘女士的左腿肿胀消退了90%,围度缩小近三分之二,皮肤弹性基本恢复,可以自如地穿裤、慢跑甚至旅行。拆线时,刘女士发自内心的高兴,“现在我终于能接送孩子上下学,找回了正常人的生活!”

根据WHO统计,在常见疾病中,淋巴水肿患病率居第11位,全世界患者约1.7亿,其中肿瘤术后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约占一半。龙笑介绍,淋巴水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多与先天淋巴系统缺陷相关,常见于青少年;后者由肿瘤手术、放疗或感染引发,可累及任何年龄段。15%~30%的乳腺癌术后患者会发生继发性上肢淋巴水肿,每年我国上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新增3~5万人,28%-47%的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会发生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

文字/俞楠泽 郭路齐 张梦原 刘浩  洪成伟

审核/龙笑

编辑/陆灵煜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