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青年干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政在学习·青春悦读”2025年院校“读讲一本书”活动暨青年演讲比赛决赛于2025年4月3日举办。北京协和医院4名青年职工参赛,口腔科陈浩天住院医师、国际医疗部杨阳护师获一等奖,血液内科王孜主治医师、信息中心曹群助理研究员获二等奖。协和青年以读书助推成长,将读书思考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用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展示了协和青年的风采和担当。
“从《协和医魂·曾宪九》这本书里,我读到了曾老从医、治学、为师、做人的精神。”口腔科陈浩天在演讲中回顾了曾宪九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的感人故事。在曾老精神的指引下,当在工作中遇到经济拮据、治疗难度大、预期治疗效果不佳的唇腭裂患儿时,他有了更大的勇气和决心,为患儿争取更好的治疗。经过双侧牙槽突裂植骨和鼻唇二期整复,患儿不仅改善了面容,更建立了信心。陈浩天说:“世界上没有比保证14亿人公平享有健康权更伟大、崇高的事业,我们应该以此为责,以协和青年医生的担当,传承以曾老为代表的协和医魂,创造健康中国的新时代!”
▲陈浩天演讲
“生命的尊严,永远值得被温柔以待。”杨阳以青年护士特有的温婉和细腻讲述了《医之心:百名协和医学专家医学人文志》中的动人医患故事,以及发生在她工作病房中的难忘点滴。通过“生前预嘱”、“道谢、道歉、道爱、道别”四道人生告别仪式,“写给未来的信”等方式,在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方案存在不同意见时,给予专业诊疗建议和帮助,点亮生命最后的温暖。杨阳说:“当又一个黎明来临,我整理好洁白的护士帽。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日,我愿继续做温暖的守护者,用医学的温度护佑生命最后的旅程。”
▲杨阳演讲
“谁将健笔写崖阴,想见当年抱膝吟;缓带轻裘成昨梦,遗风余烈到如今。”王孜以一首吟咏往昔风云人物精神传承的宋诗开场,开始了对《协和的守望:林巧稚和她的医生们》的读讲。林巧稚大夫重视医学科普、一切为病人着想、随时准备救治危重患者的精神,指引着协和青年成长为兼具科学与温度的“健康守门人”。在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病房,年轻医师团队收治了一位同样年轻的患者。面对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有大面积脑出血的凶险病情,协和青年医生勇于挑战禁区,搏战死神。经过一个月的“拉锯战”,患者最终获得了疾病完全的缓解。王孜说:“这生生不息的传承,正是对先辈们最好的致敬。”
▲王孜演讲
“从浩瀚宇宙到神秘深海,从科技创新前沿到重大工程建设,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卓越成就,是党中央领导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曹群重读《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对中国在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重大突破背后的前瞻性洞察、战略性布局进行了回顾和思考。她还介绍了国际首个符合中国人群特点的罕见病大模型“协和·太初”,以及在北京协和医院落地开展的50余项人工智能应用的概况,展现了协和人在科技发展浪潮中,坚持自主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
▲曹群演讲
协和青年在演讲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医院广泛开展读讲活动的生动成效。北京协和医院高度重视青年理论学习,从学、思、践、悟四方面发力,推动协和青年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挺膺担当。
文字 / 傅谭娉
图片 / 董静格
编辑 / 史真真 陈 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