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院动态
协和“拆弹部队”完成孤立肾患者动脉瘤切除、原位自体肾移植
时间:2021.11.29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璐 吴亮霖 来志超

孤立肾、多发肾动脉瘤,这其中任何一项都会给一个普通家庭带来重创,然而它们却同时降临在一名刚步入大学校园的18岁花季少女身上。近日,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与泌尿外科、麻醉科等多科协作,耗时近十小时,顺利完成一例孤立肾患者的动脉瘤切除和原位自体肾移植术。患者术中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目前已顺利出院。


周密计划 排除重重困难

从小立志学医的小欣(化名)在4年前的体检中发现左侧孤立肾。2年前,在左肾动脉上发现多处动脉瘤。1年前,小欣血压升高,药物控制效果欠佳。辗转多地求医的小欣均被建议手术治疗,但合并孤立肾的情况让所有接诊医生望而却步,后因病情加重,不得不休学。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她来到北京协和医院,就诊于血管外科郑月宏主任的门诊。

经过细致检查,血管外科发现小欣肾动脉主干的动脉瘤直径已达4公分,位于肾门处,且动脉瘤扩张迹象明显,随时面临破裂风险。同时,极其纤细迂曲、发育异常的肾动脉二级分支也见动脉瘤。小欣孤立肾的情况给本来就充满挑战的手术增加了更多风险因素。如何在切除高危动脉瘤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患者肾功能,减少肾衰风险,是摆在医生面前最大的挑战。

医务处组织血管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外科楼手术室、重症医学科、输血科、肾内科、基本外科、风湿免疫科等多学科紧急会诊,对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置方案展开了近半日详细的讨论,并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最终决定对小欣实施孤立肾动脉瘤切除、自体原位肾移植术。


一气呵成 花季少女重获新生

9点30分,手术团队开始对小欣的肾脏手术区域进行细致解剖游离。下午3时许,患者左侧腹股沟间自体大隐静脉取材完成,肾动脉、静脉、输尿管等均阻断成功。小欣唯一的肾脏被游离后放置在冰窝中,在冷肾脏灌注液的灌注下,肾脏由红转白。

孤立肾意味着肾脏离体后,患者将进入完全无尿状态,手术时间越短,患者发生肾衰的风险越低。但在短时间内完成动脉瘤切除,大隐静脉血管搭桥,重新吻合肾脏周围动脉、静脉,实现原位自体移植,对手术团队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血管外科主任郑月宏和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范欣荣密切配合,手术团队全体成员各司其职、无缝衔接,麻醉科主任黄宇光带领麻醉科团队全程监控小欣各项生命指征,为手术保驾护航。


多学科协作为孤立肾患者进行动脉瘤切除、原位自体肾移植术


术中游离孤肾,半离体冷灌注重建全程肾血管


不到半小时,小欣肾脏内的动脉瘤被取出、自体大隐静脉搭桥完成、肾动脉通路重建、肾脏内血管功能修复完成、肾下腹主动脉及肾动脉顺次开放。手术室内医护人员屏息凝神,肾脏由白转红,手术宣告成功。生命体征平稳后,小欣被转入重症医学科监护病房,隔天便回到普通病房,几日后顺利出院。

这一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国际鲜有报道。北京协和医院这支“拆弹部队”耗时近十小时,成功切除动脉瘤并实现原位自体肾移植,让年仅18岁的小欣有望继续逐梦医林。


创新诊疗技术 贡献协和力量

据郑月宏主任介绍,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后狭窄、血栓发生率低,长期开通率高,是较好的移植血管选择,协和血管外科团队首创了“自体大隐静脉重建肾动脉通路、原位自体移植分次灌注术”。

2009年至今,这支多学科“部队”共同完成27例复杂自体肾移植手术,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恢复良好。同时,团队还创新性开发了“右肾静脉延展术”“原位自体移植分次灌注术”等术式,改进了“肾门二级分支内膜剥脱,连同大隐静脉全程肾血管重建术”等,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创新方法获国际认可,贡献了宝贵的协和力量。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北京协和医院长期致力于疑难重症及罕见病诊疗,为无数患者带来希望。在传承和发扬多学科诊疗优良传统的同时,协和将持续探索创新、攻坚克难,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

图/孙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