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大新闻
协和人的骄傲|热烈祝贺我院李太生教授荣膺全国先进工作者
时间:2020.11.26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11月24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教授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11月24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11月24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李太生(前排右一)。



▲李太生教授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李太生简介

       李太生,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主委,现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主任委员。三十余年致力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转化研究,李太生开创了适宜中国国情的艾滋病综合诊治模式,为我国重大传染病“艾滋病”、“SARS”的临床诊治作出开创性贡献。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计划领军人才和国家“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法国医学科学院塞维雅奖、吴·杨医学药学奖、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抗击非典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表彰。发表论文300多篇,他引8100次。


李太生个人事迹

       “病人诊治重于一切”,身为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每周要出4个半天的门诊,另有2个半天在病房查房。


       看诊过程中,李太生常遇到很多疑难病例,但是他总是能把患者和家属带来的一大叠厚厚的病例资料认认真真看完,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结合辅助化验和检查结果,作出精准诊断并制定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仅仅是理论,病人是不会都按照书上是怎么写的来生病的。”他时常教导自己的学生,要将临床知识与病人的病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对医学知识有全面的了解。查房不仅是对患者负责,也是一个培养年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的平台。近二十年来,李太生率领协和感染内科团队,收治了来自全国的发热待查、特殊感染等疑难重症患者10万余人,在实践中总结我国患者的疾病特点及诊治经验,探索符合国人特点的感染性疾病诊治方案。

 

▲正在进行临床带教的李太生。


       李太生专业基础扎实,为人正直,治学严谨。先后牵头制定《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1]《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2]等,主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感染病学》,在全国大范围推广。


       作为中国著名艾滋病临床专家,他带领团队,在中国抗“艾”事业中不断冲刺,力图超越国际水平。留法回国之后,李太生受国家指派,开始了对中国艾滋病的研究,为国家艾滋病的防治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早期确定国产抗艾药物的有效性开始,到明确抗艾药物的副作用,再到制定转换方案,李太生及团队的不懈努力使得当时环境下的中国艾滋病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在多年的抗艾诊治中,李太生发现,中国的艾滋病患者有自己的特点,据此制定了符合中国患者的用药方案和剂量,并为艾滋病患者如何活得更久、更有质量,矢志不渝地付诸行动。他带领着全国抗“艾”专家们定期编写、更新适合中国艾滋病患者的诊疗方案,并在全国巡回演讲,开展示范区治疗,为带动全国抗“艾”事业共同进步。


       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王爱霞教授建立感染性疾病和疑难发热查因平台以来,李太生进一步创建了临床淋巴细胞检测平台,不仅能够检测T、B细胞等淋巴细胞的数量,还能精确评估如纯真、记忆及激活亚群分类的功能,并将该平台与病原检测及疑难发热查因平台相结合,用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经过十余年的随访,他建立了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参考值,用数据揭示人体免疫系统的衰老规律。

 

▲李太生进行试验操作。

       2003年,李太生的研究成果“与正常人相比,急性期SARS病人的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这一变化甚至早于胸片所提示的明显影像学改变”被国内外媒体先后报道,为SARS患者早期治疗及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他还发现,SARS病毒诱发机体多种细胞因子的过量分泌是导致机体损伤的重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早期、小量、短程”的激素治疗方案,有效降低了SARS患者的病死率及治疗伴随的并发症,该项研究成果获得了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SARS期间,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同事合影,李太生(前排左一)。


       2020年初,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意见尤其被社会和业界所倚重。1月25日,李太生牵头联合多学科近30名专家制定并发布了《北京协和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V2.0)》,该方案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并向全国推广。在其它诊疗指南强调“如何救治患者”的基础上,这版指南还着重强调了医务人员应如何做好防护。“要为医务人员的健康增添切实的保障,才能保证抗击新冠疫情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李太生认为,普通大众的防护固然重要,但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亦十分重要,因此他代表医院参加了国务院疫情防控工作多部委协调会议并作为专家发言。随着疫情进展,临床中发现了部分核酸检测假阴性患者,医院再次指派李太生牵头专家组对这部分人群制定诊疗方案,尽早确认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2020年1月30日,李太生教授参加国务院疫情防控工作多部委协调会议。


       在武汉疫情防控工作最吃紧的时期,李太生主动要求加入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奔赴前线。2月7日,临出发前,他欣慰地说,“我终于得偿心愿了”。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加强病房,李太生亲自给已经脱机后的重症患者“采标”做核酸检测,“想要让他们(团队里年轻的医疗工作者)安心,我就要冲在他们前面。”这不仅是作为一个医生的责任,也是他作为上级大夫安抚医疗队队员们恐慌情绪的最好方式。作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的他,连日奋战在武汉前线重症加强病房,同时参与多家医院会诊,充分传授传染病防护、危重症患者诊治经验,用自己的专业、专才、专注向疫情发起挑战,为降低新冠危重症患者病死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2月14日,湖北武汉,李太生教授正在对病人进行十分危险的“采标”工作。环球时报崔萌摄。

[1]  本文发表于《中华传染病杂志》,2017

[2]  本文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2018


图片/感染内科提供  新华网  环球时报崔萌  《新闻联播》 
封面/孙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