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柴文昭: “造血式”帮扶 留住危重病人
时间:2018.10.17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傅谭娉

2018年5月,一位34岁的男性患者突然头痛剧烈,进而意识不清,被送到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查明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破裂。医院第一时间为患者组织多科会诊,并得到协和大后方的远程会诊指导,在入院当天即为患者进行了脑外科介入手术,置入了夹层动脉瘤支架,对动脉瘤实施了介入栓塞术,成功封堵两处出血元凶。

抢救及时、手术成功,患者被送入了ICU病房。但他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颅内还有大量淤血,肺部出现感染。患者能否渡过术后危险期?考验着自治区人民医院ICU的医疗水平,牵动着大家的心。

柴文昭是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时任自治区人民医院ICU主任。他已经在西藏工作了10个月,在他之前还有芮曦、王郝两位医生分别在此工作了一年。近三年的累积,使他的这一仗打得胸有成竹。

在患者刚入ICU的重度昏迷、脑重度损伤期,柴文昭指导医务人员坚持为患者充分引流、镇静,严格控制体温;反复评估有效循环容量,避免脑水肿和脑灌注不足发生;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肺保护通气策略,避免呼吸相关性肺损伤;术后第二天即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治疗;采用节点控制策略,严防重症相关的医源性感染。

在一系列治疗下,患者术后18天神志恢复,术后25天转出ICU病房。步步好转的病程力证,在藏区成功诊治危急重症患者已成为现实。

在这一年里,许多过去不可能、不敢想的病例都被成功拯救,这给当地医务工作者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赢得了口碑和人心。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诊治水平呈现扭转局面,是“组团式”援藏三年工作成果的结晶,也离不开柴文昭独特的人格魅力与工作思路。

强硬只因怕后悔

熟悉柴文昭的人都知道,他对待工作极其强硬执着。援藏期间,柴文昭作为远道而来的科主任,也没有刻意收敛自己的耿直。只要可能会对病人不利,他就一定会不留情面地指出来。


重症医学科在国内属于新兴学科,藏区许多医务人员尚不清楚重症医学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作用,他们把所谓的“重病人”都送到了ICU,其中有些病人并不能从ICU的治疗中获益,而有些病人送来时已经太晚,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柴文昭赴任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向全院强调ICU的功能定位,建立重症医学科收治规范。ICU的功能是为突发急性疾病导致循环不稳定、呼吸不稳定、细胞功能损伤的病人提供治疗;为有潜在疾病需要做手术的病人,或者手术特殊的病人提供术前、术中、术后的保障,避免出现并发症;让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病人回到原来相对稳定的状态。


“有些人不理解,原本可以随便转入病人,现在只有符合指征的患者才能接收。”只是与患者的生存机会相比,这些都是小事。柴文昭坚持做正确的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先进的观点逐渐被接受,变成共识。


感控做好能救命

柴文昭的临床强项是感控。早在十多年前,柴文昭就在临床中发现,控制好感染,其他治疗会顺畅许多,病人的治疗成功率显著提高。柴文昭提出,重症感染的治疗应该是以院感防控为基础的抗感染策略。最简单的话说,就是让病人安全、病房干净、抗生素使用规范。

柴文昭对感控执着得像个孩子,九头牛都拉不回。在他的坚持下,协和ICU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发生率降到0.03‰,这个数字就算在美国的医院也是惊人的低。

在拉萨,柴文昭向“感染零容忍”发起又一次挑战。他带领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了感控小组,反复斟酌各个临床环节,优化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制定规范、人员培训、监督执行、绩效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也同时跟上。如今,对感控的认识已经深入每一个医生和护士心里,病人并发症越来越少,治疗越来越有效,成功率越来越高,ICU诊治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造血式”培养本地人才

临床工作之外,柴文昭终于松开了紧绷的脸,关心着科室每个医生护士的个人发展。“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和整个西藏基层,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淳朴可爱,渴望进步。只要提供给他们更多帮助、更多展示机会、更高平台,他们就能做得更好。”

柴文昭努力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立即学,从理论准备到实际操作,充分运用床旁教学模式。对重症理论系统学,一章一节、一步一个脚印。把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医生、护士推上各种学术会议的舞台,一年就达数十次。接到讲课任务时,一开始大家都犯难犯怵,柴文昭从幻灯片制作到语言表达手把手地悉心指导,在这个总结、提炼、展示的过程极大地激励了当地医护人员的学习热情,科室凝聚力也空前高涨。


要实现2020年“大病不出藏”的目标,ICU是兜底科室,是最后一站。柴文昭接过第三棒,以协和标准要求自己,以协和标准作为目标,真正由“输血”式援藏向“造血”式援藏转化。他以一贯的强硬执着、质朴善良换来了当地医护人员的真情回报。“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我都能感觉到大家对我的热情、关心和留念。援藏一年太短,能参与和见证藏区诊治水平的提升,当地医护队伍的进步和壮大,这是我最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