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动态
扭打难治性垂体腺瘤北京协和医院逼退死神一步
时间:2016.05.10
点击数:
字体:
作者:特约记者 健康报 谭嘉 本报记者 郭晶
来源:本站原创

 

 

  生死转机源于“超常规”治疗

  “谢谢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帮我儿子捡回一条命,我们对这个新的治疗方案很有信心。”4月21日下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病房里,来自东北的王先生正在为患难治性垂体腺瘤的儿子办理出院手续,提起孩子病情好转,难掩喜色。

  王先生的儿子今年35岁,18岁那年被确诊垂体腺瘤。17年来的漫漫求医路中,病情多次复发,历经4次手术、1次放疗均效果不佳,因肿瘤压迫神经,双目几近失明、头疼难忍,多家医院宣告不治。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8个月的“非常规”药物治疗后,肿瘤现已缩小一半,头疼明显缓解,视力也从0.01恢复到0.25。

  生死转机来自该院正在开展的一项临床探索:经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超范围”使用抗恶性肿瘤药物治疗难治性垂体腺瘤。这一治疗方法2009年首次由美国医生开始尝试,截止目前,全球共报告80多例,有效率最高达79%。北京协和医院现共收治15例,治疗有效率达59%,反复复发的肿瘤停止生长。

  这一探索为备受病痛折磨,却只能绝望无助、被动等待生命终结的难治性垂体腺瘤患者带来一线生机。领衔该项研究的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任直教授说,尽管目前的治疗效果还并非十分理想,但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努力争取为患者提供更多帮助。

  有恶性行为的良性肿瘤也能致命

  只有黄豆大小的垂体是人体内分泌中枢,负责体内多种激素的分泌调控。垂体腺瘤十分常见,在正常人群尸检中垂体腺瘤发现率高达22.5%。在神经系统肿瘤中,垂体腺瘤为第二大常见肿瘤,占神经外科肿瘤的15%-20%。

  尽管发病率较高,但庆幸的是垂体腺瘤多为良性肿瘤,仅有约1%的患者需要治疗。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以垂体腺瘤诊疗为特色,近4年垂体腺瘤年手术量约800台,患者普遍预后良好,其中非常少见的几例棘手病例引起了王任直教授的高度警觉。

  2010年4月,1位46岁的男性患者因发现患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接受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肿瘤复发且迅速增大至原来肿瘤大小。此后患者又经历了三次手术治疗和一次放疗,每次术后肿瘤都增殖加速,经多种治疗无效于当年10月去世。

  2010年9月,1位40岁的女性患者因垂体腺瘤术后2个月肿瘤复发在该院再次手术。10月接受二次开颅手术。因肿瘤包绕颈内动脉,且质地坚韧难以完全切除,多次手术瘢痕导致血管壁十分脆弱,手术风险极大。患者术中发生颈内动脉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这几位因垂体腺瘤反复复发、不幸离世的患者尚未发生肿瘤细胞转移,病理结果也并非恶性肿瘤,但其术后肿瘤迅速复发,细胞增殖指数明显增高,现有垂体腺瘤分类难以准确界定其属性。

  在对这些极为特殊“有恶性行为的良性肿瘤”病例详细研究分析后,王任直教授团队于2011年在国内外首先提出“难治性垂体腺瘤”理念,即经过常规药物、放疗、手术仍不能控制肿瘤生长,预后较差的肿瘤。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后续的治疗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础。

  多科协作寻找治疗机会

  难治性垂体腺瘤虽然极其少见,全球目前也仅数十例,但该病对患者的健康威胁极大。肿瘤迅速生长压迫颅 内组织,外科手术是首选,但术中极易发生颈内动脉出血致死,手术治疗已无能为力。惯用柳叶刀的神经外科医生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努力。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的前期基础研究显示,高剂量的化疗药物替莫唑胺能显著抑制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通过抑制PI3K/mTOR信号通路,能显著增加垂体腺瘤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增加药物疗效。经过近5年的临床探索,该科逐渐明确了病人入组标准、诊疗流程,并为贫困患者提供绿色通道免费治疗。

  溴隐亭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难治性泌乳素垂体腺瘤是王任直教授团队在探索难治性垂体腺瘤治疗中的另一“意外收获”。一位27岁的女性患者因确诊为难治性泌乳素垂体腺瘤,开始接受溴隐亭药物治疗。治疗中,患者发现糖耐量减退,开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一段时间后,医生惊奇地发现,不仅泌乳素指标恢复正常,肿瘤也逐渐消失。进一步入组病例后,也看到了类似的治疗效果。

  课题组基础研究显示,二甲双胍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垂体腺瘤MMQ细胞和GH3细胞的表达,从而减少肿瘤细胞的增殖。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溴隐亭和二甲双胍两药联用比单独使用溴隐亭可显著减小小鼠肿瘤体积。王任直教授指出,这提示,二甲双胍可能在其中发挥“增效剂”的作用,进一步放大了溴隐亭的治疗作用。相关研究探索还在进一步深入进行。

  “难治性垂体腺瘤的治疗尤其需要多学科协作。”王任直教授特别强调,难治性垂体腺瘤的治疗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内分泌科、放疗科、眼科、妇科等多学科的共同协作。

  治疗难治性垂体腺瘤的探索之路充满艰辛与未知,但王任直教授说,医生不能因为患者非常少,也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而放弃努力。他现在的一大心愿就是能够扩大入组病例,积累更多科研数据,完善治疗方案,未来能够更好帮助到患者。同时拿出基于中国患者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现代神经外科之父、美国的哈维·库欣医生曾寄语:“可以想见有一天:我们使用手术刀、咬钳和刮勺治疗垂体疾病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因为最终会有那么一天,药物将取代手术来治疗垂体疾病。”为了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医学界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