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动态
缅怀先烈、点燃梦想--------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观纪实
时间:2013.07.02
字体:
作者:宣磊
来源:本站原创

 

    2013年6月,,在“七一”伟大共产党生日来临之前,中医支部全体党员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组织了一次内容丰富、含义深远的组织活动,即前往山东临沂革命老区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这次组织活动举办得正值时机,支部本着“庄重、简朴、节约、实效”的原则,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教育活动。通过对革命老区的实地参观,同志们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弘扬党的丰功伟绩,追忆往昔,,珍惜当下,激励了把握时机、点燃梦想的激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年底刚指出,质朴的中华儿女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怀揣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引领当代中国“长风破浪会有时”向明天迈进。 
    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有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对事业的无上追求,,而人们实现自身梦想的前提是国家的繁荣富强、稳定安邦。我们今天稳定发展、衣食无忧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救国捐躯换来的。来到沂蒙山区,踏着勇士先烈们曾经救国梦想的足迹,党员们接受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山东临沂沂蒙山区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老革命根据地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为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称“红色沂蒙”。身处风景秀丽的沂蒙山,看到连绵崎岖、茂密葱郁的山脉和丛林,党员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穿梭游击、枪林弹雨、以天为被、以地为家的战斗时期。曾经的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发生在沂蒙山区的重要战役,,为了了解战役的重要历史意义,支部参观了名扬海内外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观当天,细雨蒙蒙,云雾缭绕,支部全体党员被孟良崮山区的美景震撼,山景和雾气相融一体,随着习习山风,雾动景移,仿佛置身仙境。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位于山顶,,是1984年为纪念著名的"孟良崮战役"而建的。纪念碑碑高耸直上,,由锐如刺刀的灰色花岗石筑成,象征着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的武装力量体制。碑体组成一个枪托,象征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托的周围是红色围墙,象征着高山下的花环。整个纪念碑象征着军民团结必胜,人民战争必胜。碑中部正面镌刻着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的"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使党员们肃然起敬。 
     通过纪念馆讲解员的详细讲解,党员们了解到孟良崮战役发生于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馆内的诸多图片和实物向后人见证了战役的艰辛,战斗之所以能取得重大的胜利,一方面是战士们的勇猛无畏,另一方面也与沂蒙老区人们拥军爱军的后方支持密不可分。最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是沂蒙六姐妹的故事,她们为了配合支援部队作战,不分昼夜,,发动全村为部队纳军鞋、护理伤病员,,张张图片记录了她们飞针引线的双手、印证了她们用乳汁救助伤员的大爱之心。老区乡亲姐妹们还为了支援部队,不仅将儿女亲自送上战场,还为了克服恶劣的地理环境,跳入河水用柔弱的肩膀搭建了“人桥”使战士们获得了捷径、争取了战斗的有利时机;;党员们无不为此震撼动容、热泪盈眶。她们的亲人有的将自己短暂的一生留在了战场,甚至未留下姓名和遗物,在纪念馆后面是烈士墓地。墓地正中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其后是烈士英名塔,塔身镌刻着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2,800多名烈士的姓名,墓区内掩埋着2,800多名烈士的遗骨。墓地在群山包围、细雨迷蒙中显得那么肃穆、宁静,高山和松林为他们站岗守卫,芬芳的泥土为他们供给着养料,支部党员怀着无限憧憬对烈士们行三鞠躬,为烈士们敬献了鲜花,祝愿他们的英灵得到安息,也同时默默在心中告慰,我们新时期的党员会缅怀他们的遗志,继续发扬革命的坚定意志,用爱心谱写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新篇章,用点滴真切的实际行动延续烈士的伟绩,立足本职,尽己所能,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当年的战士们梦想着百姓吃饱穿暖、国家自立自强,,他们踏尽艰辛、勇往直前、冲锋陷阵,,青山绿水和绵绵山脉见证了他们的实现梦想的历程,他们对祖国人们的爱换来了当今国家的繁荣昌盛。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也同样有着追求和抱负,梦想实现自身价值、守卫健康、造福他人,,这不仅仅是空洞的豪言壮语!!相比苦难年代的先烈们,我们拥有太多优越的环境条件,享受了良好的教育,得到了可靠的社会保障,我们有资本有责任把知识本领融入实际工作,立足本职、敬业爱岗,为病人的健康医疗提供可靠的保障,服务大众回报社会,实现我们的“协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