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动态
访台学习PBL之体会
时间:2012.04.01
字体:
作者:朴元林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2012年2月27日, 中医教研室梁晓春主任、孙华副主任、徐慧媛教授、张孟仁教授及教学秘书朴元林副教授等一行五人,访问位于台湾台中市的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参加了由PBL先行者及积极倡导者、医学教育专家、现任该校教师培育暨发展中心主任关超然教授主讲的PBL训练营。通过这次访问我们不仅学习了PBL的基本理念、方法及其实施技巧,观摩了该校PBL教学,并对PBL的中医教学实践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获益良多,尤其对PBL在中医教育中的应用的必要性及重要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 McMaster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以PBL为轴心课程的医学院,该校创立“问题导向学习”的教育哲理,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教材、以小组为模式及以讨论为学习的形式。 20世纪80年代PBL逐渐散布欧美医学院校,90年代渐入亚洲的日本、马来西亚以及台湾地区的医学院校。近5年来大陆的一些医学院校也开始不同规模地设立PBL课程。台湾台中的中国医药大学于2004年起进行中医PBL教学,是世界中医教育界中最早实施中医PBL教学的大学,国内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院校也专门派教师到该校学习中医PBL。
PBL是problem based learning 的缩写,中文译为“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或“问题导向式学习”。PBL主要用临床架构情境来让学生学习,即设计案例来教学,因此,也可以说是以案例为导向的学习。PBL案例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小组讨论的基础,是PBL得以实施的载体,是PBL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良好的PBL 案例具有情境化、生活化、人性化、整合化等特点。
PBL建立在成人教育理念基础上,以小组为形式,以讨论为动力去进行。在小组讨论学习过程里,有tutor在引导,而不是teacher在教授,学生不能把老师当成知识源泉,学生要亲自动手、动口和动脑。因此,PBL 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在学生自主环境下,让学生互动、讨论和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还能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学生为中心也正是PBL的精髓。
PBL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它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地、经小组讨论、团队互动的学习,和现在医疗要求的团队合作、整体医疗的精神是契合的。PBL的在医学教育中的特色及长处在于,它能体现了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理念,并可早期接触临床(相关知识),能贯穿所思、所学、所为而达到临床思辨的境界。
总之,PBL具有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案例问题为平台、以信息查证为辅证、以小组讨论为动力、以整合知识和能力为手段、以团队合作为前提、以能力素养为主轴、以多元评比为标杆等特点,它贯穿了以人为本、自主终生学习以及让学生去学习的理念。从自主学习及终生学习以及医疗服务之最终目标看,中医西医并无二致,更从培养医学生能力来考虑,中医引入PBL教学也势在必行。有鉴于此,我教研室拟在我校本科生中医学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中也引入P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