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动态
模拟人、实验狗变身重病人大会场升级抢救室------急诊峰会巧设模拟训练实践课
时间:2010.08.19
字体:
作者:史 迪 陈明雁

    这是国际会议中心奢华的会议大厅,几百号人齐聚一堂,纷纷将目光锁定五个台子。而他们团团围住的并不是奇珍异宝,而是一个个模拟训练台。偶一瞥目,便见训练台上四仰八叉绑着一条麻醉后的实验狗,身周插满了各种仪器和管路。气管插管、颈部深静脉置管、大腿动脉置管、尿管一应俱全,等待着一个个急诊高手上前操作,对其进行“重症监护”。
    像这样的训练台共有五张,除“重症监护台”外,还有四张训练台都放置着人体模型,分别进行心肺复苏、急诊超声、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的培训。短则2、3分钟,长则十余分钟,一拨又一拨的急诊医师走上试验台,亲手操作急救步骤,旁边还有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急诊专家悉心指导,手把手传授规范的操作细节。上场的人仿佛置身现场全神贯注,旁观的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时不时仪器的报警声此起彼伏,加上一屋子提醒、建议、谋划、指导的旁观者,如此热闹的现场,在全国的医学峰会绝不多见。
    这不过是4月10日-13日在北京召开的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现场一角,却也是最受急诊医师们欢迎的大会内容。急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熟练操作和快速反应,为了训练急诊医师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特别设立模拟训练课程,为广大急诊医学工作者和相关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办的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已举办三届,越来越受到全国急诊医师的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急诊医学专家会聚一堂,与上千名参会代表共同商讨急诊医学发展大计。此外,在大力发展社区医疗的时候,本届大会第二次与全科医师联手,为提高全科医师的业务能力和急救观念搭建了平台。大会还特别邀请了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专家介绍美国的急诊医疗体系建设及他们在急诊医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现今,急诊医学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医院水平及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大会讨论的热点主要围绕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新进展、开发新技术,内容跨越CPR、血流动力学监测、创伤等多个领域。大会还紧跟实际,比如针对SARS风波的重症感染,汶川地震的挤压综合征、禽流感与新发传染病介绍等,贴近民生,关注社会,由此展现出急诊医学无穷的魅力。作为一个涉及面广、技术全面的亚学科,急诊医学正以“振救生命,救死扶伤”为己任,通过一代代急诊医师的不懈努力,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益发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