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0日,奥运村综合诊所各科医生全部进“村儿”,开始奥运赛事前的最后热身演练。根据国际奥组委安排,此次奥运村综合诊所开设17个专科,年轻的心理医学科与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内科、大外科比肩亮相奥运村。北京协和医院刚刚“2岁”的心理医学科全部包揽了奥运会期间驻扎在“村儿”里的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随队人员、官员、村工作人员、媒体、志愿者约6~7万“村民”的心理医学诊疗和咨询服务。
心理压力在即使是运动员这样体魄健壮的健康人群中也是非常普遍的。特别是大赛临近,部分“村民”会因环境改变、饮食改变、睡眠状况、劳累以及比赛成绩等因素产生心理压力,容易有过度的挫折感,甚至出现一些紧急的、严重的症状甚至崩溃感。有心理服务需求的村民可以在7月27日到9月20日期间在奥运村综合诊所找到心理咨询医生。心理医学服务根据电话预约安排,具体人员、应召及坐诊时间以诊所排班为准。她们将为大家提供专业的心理抚慰、引导,使其舒缓和释放心理压力,以最佳状态迎接比赛。
奥运赛事即将开始,大批运动员即将入住之际,中国年轻的心理医生队伍是否有足够的经验、能力、准备、甚至信心来应对这场挑战?对“村民”的医疗照顾将如何实现?奥运期间普通老百姓的服务怎么解决?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奥运村综合诊所心理科主任、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魏镜教授。
奥运会心理卫生服务缘何垂青协和?
魏镜教授介绍说,奥运村综合诊所在设立心理科时选择协和,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目前北京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中少有独立的二级学科建制的精神医学/临床心理专业,北京协和医院有之。大部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尚没有形成精神/心理专科规模及人才梯队。协和医院自2006年率先正式成立心理医学科,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直至两年以后的今天,该科仍然是北京地区乃至全国三甲医院中少有的二级学科。为此,魏镜教授非常感念院领导当时的高瞻远瞩和对科室成立及发展的大力支持。
第二,心理医学科依托协和强大的综合平台健康成长,两年的练兵使这群心理医学科医生羽翼渐丰。在门诊服务上,该科在协和率先推行预约就诊制度及就诊后电话回访制度。在对住院患者的服务上,科室每天有一名医生负责全院各科室住院患者的会诊,年会诊量800余人次,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一家精神专科医院对全市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会诊量。当患者有明显的精神症状、不配合治疗、过度要求医疗服务、既往有患病史、长期慢性病后的心理扭曲和伤害、疾病应激状况和医患沟通出现障碍时,患者家属或主管医生会向心理医学科提出会诊请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心理医学科还主动选派专人参加肿瘤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普通内科、老年医学病房的日常查房,主动掌握患者情况,“送”会诊上门,将心理服务和干预窗口前移。延伸了服务,满足了患者和科室的需求,受到了兄弟科室和病人家属的赞誉。由于协和集中了全国大量的疑难病例,心理医学科在大量的门诊和会诊当中锻炼了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第三,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医生已长期担任我国国家体育运动中心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对运动员、教练员日常尤其是竞赛相关的心理情况有着较多的了解,她们的工作多次得到赞扬。
全力保障奥运,百姓的“活儿”照练
“三人小组”挑战工作时间和压力极限
奥运会期间,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举科”挺进奥运村,准备为“村民”提供满意的服务。但与此同时医院的门诊、会诊等常规工作不能停止。所以,科里目前在国内的三名医生从7月20日到9月20日期间连轴转,三人轮流负责奥运村综合诊所、医院门诊、病房会诊三大块工作,在每周一至五的全天门诊后,心理医学科还将周末没有会诊的空档时间拿出来,在医院门诊部支持下增设周六门诊,以满足普通患者需要。就是这样的三人小组,她们还要照常完成9月1日到14日的协和医大本科精神病学的教学工作。
魏镜主任说,奥运期间作出这样的工作安排,对年轻的心理医学科来说,无论是在工作时间强度还是耐力上,也无论是在工作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将是一个极限挑战,但是我们有信心。
备战状态:“优雅”地向前看
在采访过程中,我观察到,魏镜主任的脸上一直是一种亲和、自信的表情。当我问到“即将正式‘练活儿’了,不少人开始感到紧张和充满压力,当您走进奥运村综合诊所,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环境幽雅,流程便利。在奥运村的大力协调下,在综合诊所总经理、我院马遂教授的总体设计规划下,科室按照最佳服务流程需求自主设计各项工作,现在已经有模有样了。几个月前不堪回首的忙乱,早已被大家淡忘在脑后了。一切向前看,迎接真正的挑战和考验,这是我们要做的”,魏镜教授干练地回答说。
外国友人客串“病人志愿者”
语言沟通是心理医学服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工具。为了让年轻医生对英语母语国家、非英语母语国家的村民都能有很好的服务,魏镜主任的两位已经治愈的外宾病人来自美国的凯瑟琳(化名)和来自奥地利的艾瑞(化名)主动请缨,担当起了史丽丽医师和赵晓晖医师的志愿者教练:他们重现患病情况,倾诉病情,考察医生对病人的述说能否听得很准、信息收集是否精确、询问病史是不是能抓住实质、对病情是不是全面把握、作出的处置意见是否恰当等。通过数次训练,她们对两位年轻医生的表现树起了大拇指。
攻克“戒断”--从理论到实践
“当得知预赛和中国飞人刘翔分在一个组,一名短跑名将在赛前一天晚上出现了短暂性的紧张和压力,来到诊所,您将如何减缓他的心理压力?”我问到。
“能够与刘翔站在一个组比赛,他一定也是过五关斩六将闯过来的,以前一定有许多骄人的成绩。我们会通过与他的交谈,启动他的自我支持系统,唤起运动员对自己以往成功时的记忆,并在脑海里不断重复回放自己那几次获得成功时的经验和支持来源,把盲目的压力赶走,释放和舒缓崩溃感,更多地关注成功经验,从而捡回自信”,魏镜主任说。
为了更好地熟悉运动员心理,魏镜主任和她的团队对历届奥运会,特别是近年的亚特兰大、悉尼、雅典奥运会上奥运村心理诊所遇到的心理医学案例进行研究。大家分头复习,通过讲座、讨论、相互补充、交流和启发,使书本知识变为具体的间接实践经验。
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魏镜主任讲了一个“酒精戒断”的例子:什么是“酒精戒断”?“戒断反应”的严重程度,以前大家只在书本上了解其多样性,而通过上述的复习我们了解到,原来,一个人对酒精的依赖程度,不仅要求是同一类酒,如啤酒或白酒,甚至要求是同一个厂家、同一个场地和同一个牌子。口味一变,他们就有可能产生戒断反应。
协和冲锋在前,心中感念“后盾”
除了语言培训和运动员心理培训,心理医学科还早早动手开展了心理急救培训、以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魏镜主任介绍说。
科室早在两个月前就聘请北京安定医院急诊科主任为大家做心理急救急诊精神医学的培训。心理医学科还聘请北大六院、安定医院、回龙观等三家专科医院的院长、副院长,作为奥运村综合诊所心理科的专家顾问,一旦有病人需要更强度的住院治疗,这三家医院将提供必要的支持。协和医院神经科老主任李舜伟教授也长期担任该科的顾问。
“我们冲锋在前,是因为有协和医院作为我们强大的后盾,有这么多兄弟医院作为我们强大的后盾。备战奥运,其实是一个强大的阵容在服务,通过我们,展示的是北京乃至中国的整体实力”,说这番话的时候,魏镜主任充满了镇定和自信。
“参与奥运,最大的收获将是服务和管理理念的冲击”
当问到“对参与此次奥运服务,您觉得最大的收获将是什么时”,魏镜主任坚定地说,是国际水准的、一切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和管理理念的冲击。
“奥运村更多体现的是服务。奥运村的整个服务理念、思路和流程,显而易见的特征就是更加人性化,一切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它不是那种以医生为中心的咄咄逼人的盛势,而是有一种柔美之感。这与我们在大医院呆久之后,习惯了传统的医疗模式,习惯了只要给予最好的医疗质量,而服务差一点并不会觉得怎么样的情形是一个强烈的对比”,魏镜主任将奥运服务与传统服务理念进行了一个对比。
“在别人给你提出更高的要求之前,提前想到并努力去做,这可能是奥运带给我的最大的冲击,也是我们参加奥运医疗任务的最大的收获。” 圆满完成奥运任务,努力让自己的工作达到奥运村综合诊所提出的“让运动员满意、让奥组委满意、让队医满意、让媒体满意、让医疗管理部门满意”六个满意之后,魏镜主任还计划让奥运的服务理念为科室管理洗脑。
北京协和医院“2岁”心理医学科亮相奥运村综合诊所
时间:2010.07.28
字体: 小大
作者:段文利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