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院动态
斯人已逝 精神永传——沉痛悼念北京协和医院刘彤华院士
时间:2018.08.07 点击数: 字体: 作者:消化内科 杨红

春秋有序,天道无常;苍天落泪,大地悲声。2018年7月8日,时光定格在这一天、这一刻。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彤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从此,不仅病理学界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专家,消化学界也失去了一位严谨求实、宽厚和蔼的长者、良师。哀哉、悲哉!

博极医源、开拓创新,助推消化医学事业发展

消化事业的进步离不开病理学的支撑。刘彤华教授在消化疾病病理诊断方面有着开拓性的研究,为消化医学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炎症性肠病被称为“绿色癌症”,该病诊断极其困难。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刘彤华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消化专业组在国内率先确定了克罗恩病的诊断标准。据记载,由于当时我国结核病患病率较高,国外专家认为中国不存在克罗恩病,因此刘彤华教授和消化专业组潘国宗教授邀请了英国病理学家Morson教授来访协和,并请他阅读了所有病理切片,Morson教授肯定了协和的诊断,宣布中国存在克罗恩病,这是中国克罗恩病诊断的开端。随后,刘彤华教授和潘国宗教授共同发表了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的鉴别诊断要点,这些表格数据至今仍然指导着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实践,这些成果开创了我国炎症性肠病领域临床研究的先河。除此之外,在刘老师的七厘米载玻片世界中,显微镜下结肠炎、肠白塞病、肠道淋巴瘤等肠道疾病的诊断也越来越精准,为临床提供了可靠依据。

刘彤华教授在消化道肿瘤病理诊断方面也堪称先驱。二十世纪70年代,她配合陈敏章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内窥镜黏膜活检病理,提出有价值的取材方式——“在溃疡交界的地方取活检更易取到有病变的组织”,并制定了活检胃黏膜的病理诊断标准,这一标准一直沿用至今。她还开创了国内消化道肿瘤基因研究、分子病理研究的先河。

精勤不倦、默默耕耘,为人师表传承协和精神

作为一位老协和人,刘彤华教授肩负着传承老协和精神的使命。而最感动消化人的,是她的“认真”二字。她从不以专家自称,而是认真面对每一个小小的载玻片。透过这小小的载玻片,急病人之所急,博及医源,悬壶济世。她喜欢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虽然她站在病理学科的学术制高点上,但从不独立专行,而是与消化领域的教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乃至实习医师探讨每一个有疑点的病例,默默耕耘,甘当人梯。协和消化内科有一例多年腹泻病例,经结肠镜、小肠检查等多项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结肠镜病理仅报告了让医生无奈的急慢性炎症,然而该患者有器质性疾病的特点,患者很失望,临床医生很困惑。寻求刘彤华教授的帮助后,她并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是仔细认真地读片,并查阅了大量文献,从而在国内率先诊断了显微镜下结肠炎。

刘彤华教授医者大家的风范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工作中,体现在宽怀仁慈之中。刘老师虽然和我们永别了,但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刘老师,您一路走好!协和消化人将继承师志,不忘初心,将协和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