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王郝:雪域重症医学的砥砺前行
时间:2017.11.09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王 郝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在藏职务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援藏时间 2016年7月—2017年9月

2016年是王郝进入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第17个年头。这一年,他赶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始为期一年的援藏之路,义无反顾。
赴藏之初,王郝发现这里与他的预想差别很大,原本想依照协和模式对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ICU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但迫于种种限制不得不根据当地条件做“减法”。该院重症医学科16张床,临床医师7人,护士17人,这对于一个重症医学科的建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人手匮乏,有限的人员长期的长时间值班,不仅影响诊疗质量,也影响临床教学与人才成长。
让王郝更加意想不到的是,缺血少药成为了他们开展工作的最大阻碍。王郝说,“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特色,送药和献血困难,连诸如去甲肾上腺素这类抢救药品都会在治疗期间出现短缺,速尿等普通药物也会断货,更别提一些贵重的救命药物了。由于血制品严重缺乏,很多患者治疗时血色素只能维持在3克或4克。”
由于重症医学的特殊性,这里更能体现出医患之间微妙的纽带。在西藏这片圣地,这些生活在高天之下、净土之上的民众对医生和护士的日常治疗建议奉若“圣旨”。他们尊重医生护士,但是独特的地域文化有时也会使他们作出与内地截然不同的选择。刚接手工作不久,王郝就遇到一位重症患者准备放弃治疗。虽然在医疗上明明有极大的治愈可能,但患者家属就是坚持要放弃。王郝及科室人员再三劝阻,仍无济于事。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在场的医护人员全都沉默了,他们深知在这片土地上,遇到类似的难题并不偶然,而他们身为医者却不得不尊重这种决定。
重重困难并没有让王郝望而却步,他更加认识到“造血式”帮扶的重要性。在这样一个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与内地迥异的土地上,援藏时间再长,也都是暂时的,如何融入其中才是关键,本土化人才培养才是根本。本地医疗水平的提高,根本上要靠本地干部和医护人员,必须从根本上提高这些人的工作积极性和行业稳定性。他着手制定了“师带徒”计划,通过科室查房教学,提高当地医师对重症患者的诊治能力,着重从床旁重症超声专科方向,培养本科室医生基本专业技术能力。
一年来,王郝积极带领团队对科室进行全方位建设,参考协和医院标准体系,制定了本地化的临床质控指标和临床诊治常规,大力开展学术交流和培训,加强本院重症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继而辐射带动区内7家地市级医院和74家县医院。他深知,要做到大病不出藏绝不是这几项改进就能达到的,但是用一年时间的投入耕耘,一定可以为今后的援藏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援藏期间,回到两点一线的“单身生活”的王郝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家人,照顾四位老人和孩子的重担全都落在了爱人身上。回京后,看着阳光的女儿和健康的父母,他知道这一年最辛苦的其实是家人。但是为了患者,为了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这是他终身无悔的选择,因为在他身后的是更多等待救治的患者,等待团圆的家庭。
(撰稿: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