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大新闻
北京协和医院举办名家讲坛及专题院周会 “三拳组合”强推学科建设
时间:2017.12.18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晶 傅谭娉

赵玉沛院长主持“名家讲坛”,会议现场座无虚席

赵院长为刘允怡院士颁发感谢状

高解春所长作报告 本文摄影 王鹏飞

“学术协和”的建设是构筑“百年协和梦”的重要途径。为推进学科建设和发展,最近一个月内,北京协和医院召开学科建设专题院周会,深刻剖析目前协和学科发展存在的软肋;举办两场“名家讲坛”,先后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刘允怡院士和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高解春所长来院讲座,为协和的学科建设传道解惑。

2016中国医院排行榜带来的警示与反思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医院排行榜已成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风向标。2017年11月13日,在2016年度排行榜发布后2天,我院即召开学科建设专题院周会,张抒扬副院长代表院领导班子对2016年中国医院排行榜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解读。

张院长从阐述排行榜分值计算方法入手,分析了总榜及科研学术榜的变化趋势,并详细点评了专科声誉排行榜中每一个专科的排名变化趋势,对各专科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殷切期望。

报告旁征博引,用大量客观数据对我院的科研实力进行了多维度综合评价。通过剖析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卓越论文产出数据、科研处备案已发表SCI文章的数量和质量、近两年我院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情况、国家重大课题牵头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标情况、国家级奖项获奖情况等,提示大家要深刻认识到我院与排行榜上科研学术领先医院存在差距。报告还从内部数据深挖问题,通过分析科室科研绩效得分、近5年科室正副主任SCI文章发表情况、研究生导师培养学生数量及文章发表情况,揭示了科研产出不容乐观的现状。

报告直面问题,进一步梳理了我院在学科发展方面存在的诸多隐患,如重大项目牵头专家出现断档、高端科技人才与同行差距逐渐加大、可持续深入的对临床有价值的研究匮乏等。这些隐患无一不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张院长指出,医院综合实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成长既靠个人努力,更要靠培养培育。专科应成为培育、引进、使用人才的沃土。在迎接协和百年之际,我们应树立新的目标:不仅做排行榜的领先者,还要做行业的引领者。

赵玉沛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科研问题事关医院长远发展。医教研三足鼎立、协同发展是协和的传统。对科研的重视既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是我们始终保持领先的努力方向。只有重视科研,才能有创新驱动;只有发展科研,才能拥有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

赵院长进一步指出,三年多后协和将迎来建院百年,这三年对协和的发展至关重要。协和要打造更多的顶尖学科,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合理的人才梯队和高瞻远瞩的学科方向是最必要的条件。他希望全体协和人通过对排行榜的分析,梳理各自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未来发展规划,配合医院即将全面推进的中层干部换届,用实际行动迎接百年协和的到来,将协和真正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医院。

刘允怡院士:研究型医院的临床医师如何做好临床研究

2017年11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刘允怡院士来院作了题为《临床医师如何做好临床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医学研究的相关定义,重点阐述了如何改善我国中青年临床医师的临床研究。

刘允怡院士介绍,转化医学通过桥梁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应用这一鸿沟联系起来,而最适合扮演桥梁角色的是临床医学科学家。临床医生可以把临床问题带到基础研究解决,也能把基础研究的成果快速带到临床应用。

刘允怡院士指出,我国近几年的基础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显著提升,但在临床治疗方面国际影响力仍较低,临床研究的产出不足,临床研究现状亟待改善。这不仅需要通过良好的、由上及下的机制改善临床研究的环境和风气,培育足够的、有分量的临床研究学者,而且一定要基于良好的临床治疗结果。只有良好的临床治疗结果,才适合进行临床研究,而良好的临床研究反过来可改善临床治疗结果,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刘允怡院士认为,要改善我国中青年临床医生的临床研究现状,要从领导层和中青年临床医生两方面着手。

关于领导层方面,刘允怡院士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重视临床研究。他认为目前国内外普遍存在领导层过度重视影响因子导致对于临床研究的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而解决的最好方法就是转化医学研究。他强调要用两条腿走路,发展基础研究的同时也要重视临床研究,然后用转化医学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二是要适当地投入资源鼓励临床研究。领导层要清楚划分研究型医院和非研究型医院;要多分配资源给研究型医院;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三是要鼓励多中心研究。四是要适当地评价临床医师的学术地位。临床医师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医学上的成就、同行认同和非医学上的成就。医学上的成就可通过已发表文章的影响、研究基金、获得奖项、研究专利项目登四个方面来反映。刘院士重点论述了已发表文章的影响,针对目前过于依赖学术影响因子来评估临床医师学术地位的现状,指出应结合多种文献计量学指标如H-指数、引用率等综合评价,而不应单独使用影响因子这一原本用于评估医学杂志的工具来评价临床医生。

对于中青年临床医生,刘允怡院士提出了以下十条改善临床研究成果的途径:一是认识到科研能提高医疗水平;二是创新思维,这是科研的灵魂;三是敢于挑战权威;四是勤于分析、总结、改善;五是手、脑、口并用;六是加强基础与临床合作,促进转化医学研究;七是重视长远和系统性的临床研究;八是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九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多跟国内外著名专家学习、交流;十是发挥我国临床研究上的优势,即临床研究人才多、病人多、经验好,研究的限制较少。

高解春所长:学科建设需要配套绩效管理制度

2017年12月4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教授第四次应邀来到协和,作了题为《以学科建设为抓手的医院发展和绩效管理》的报告,强调建立以学科建设为抓手的绩效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科学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

高解春教授指出,打造对百姓有感召力的学科是医院发展的终极目标。复旦医院排行榜发布八年来,协和医院总排名和声誉排名始终保持全国第一,科研排名曾有大幅提升,但今年略有下降。这提醒协和人:不进则退,少进也退。临床固然重要,但若能从临床中总结出世界领先的新治疗方法,这样的临床研究将造福更多的患者。

高解春教授认为,以学科建设为宗旨的人事分配制度是举目之纲,学科和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是医院管理的基本抓手。要想实现有效激励,营造做强学科的氛围,绩效体系就必须拉开档次。

高解春教授分享了自己在担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期间设计和完善的以学科建设为抓手的绩效管理办法。具体采用内部评议的方法,在同职称级别内分等级设置岗位,学科建设、临床和科研能力强,患者需求多、满意度高的职工计酬基准提高,收入拉开档次,向精英倾斜。对门诊、病房、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全方位进行认定和激励。在全院范围内,不同等级学科的薪酬标准也拉开档次,国家级水平学科的收入高于省部级水平学科。这是在国内最早进行的与业务收入脱钩的分配探索。2005年,经过4年的分配制度改革实践,眼耳鼻喉科医院医生人均收入在上海公立医院中最高,医院也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

高解春教授还与参会专家们展开了精彩讨论。对于优势科室的进一步发展方向,高解春教授认为目光应向国外顶尖医院看齐,并建议大力引进优秀人才,进一步夯实学科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