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成就 >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时间:2017.12.15
点击数:
字体:
来源:本站原创

(一)引领手术安全平台建设,初步建立了现代手术麻醉安全管理体系

        2009年,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内率先提出手术安全三方核查制度,目前已经得到了国家卫计委的高度认可,并已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10年,率先提出并践行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并坚持将手术、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及时上报,以推动医疗安全工作的PDCA。2015年,我院牵头的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现代手术麻醉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推广”,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湘雅医院和青海省人民医院开展了手术安全三方核查制度再落地工作。

        2011年起,北京协和医院承担了国家卫生计生委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工作。中心起草了麻醉学科第一个卫生行业标准——《麻醉记录单》标准(WS),本标准于2011年12月颁布执行。2014年,组织国内麻醉安全质控方面专家,共同起草编写了“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为广大基层医院麻醉科提高麻醉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由国家麻醉质控中心牵头起草,经过近2年全国各省级麻醉质控中心专家多次讨论修改,《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已由卫计委于2015年4月10日正式公布。这些指标凝聚了我国众多麻醉质控专家的智慧,是麻醉质量管理工作进入标准化和规范化“数据时代”的基础。并于2017年指导创办了《麻醉安全与质控》杂志,以提升麻醉安全与质量,促进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发展。


(二)围术期血液管理方面的独特贡献

        北京协和医院早在1998年引进购买自体血回输设备,开展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从而大大减少了骨科、神经外科及心外科等手术患者的异体血输注,居国内领先地位。2009年开始在全国倡导先进的“围术期血液管理”理念,连续8年举办“合理用血宣传周”,为全院医务工作者进行知识更新及技术推广。经过努力,在手术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异体血用量逐年下降。2014年,在国内率先提出“血液安全预警”理念,建立血液安全预警系统,力争把输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

        麻醉科科黄宇光主任是“国家血液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多年来,协助卫计委完成了多项工作,包括:制订或修订了数十项血液相关国家标准,撰写“中国输血安全现状白皮书”及“临床输血管理办法释义”,修订“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

在承担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临床有效输血及血液风险控制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2657万元)、中国/WHO合作项目,围手术期规范化用血的研究与推广(6万美元)等大型项目的同时,我院麻醉科成立了“临床血液保护亚专业组”,就围术期血液保护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脊柱手术及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术中大出血的预测”、“脊柱手术术后隐形失血的相关研究”、“白细胞滤器在脊柱侧卧矫形术中的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指导神经外科手术、脊柱手术、膝关节置换术等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优化的相关研究”等。以上研究成果已在LANCET及LANCET HAEMATOLOGY等国际顶级杂志发表文章。总计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

        自2017年开始,在申乐副教授和谭刚副教授的带领下,逐渐开展了一系列高原医学特色的血液保护临床研究。2017年11月4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达娃吾珠主治医师在申乐副教授的指导下,获得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的专项基金资助,用于开展“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三)术后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的研究基础

        1994年率先开始开展术后病人自控镇痛,当时急性疼痛治疗数量约200例/年;发展至2004年成立急性疼痛服务(APS)小组,全方位提供术后镇痛服务,常规术后随访48小时,同时承担24小时疼痛会诊任务;目前(2016年)APS服务量约6000例/年,已完全实现APS记录电子化。既往术后急性疼痛治疗主要以静脉阿片类药物为主,随着近年来区域阻滞技术的发展,各种区域阻滞术后镇痛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从而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用量及恶心、呕吐等阿片类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目前已发表急性疼痛治疗相关论文50余篇。“病人自控镇痛术(PCA)的临床研究与推广应用”研究2007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病人自控镇痛(PCA)应用于临床镇痛治疗研究”2007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慢性疼痛治疗方面,我科自2000年开展疼痛门诊,目前年门诊量8000余例。可以诊治的慢性疼痛包括:癌痛、腰腿痛、头痛、颈部疼痛、肩关节疼痛、膝关节痛、纤维肌痛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幻肢痛、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等。除药物治疗以外,目前已开展的慢性疼痛介入治疗包括: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射频消融、关节腔/囊注射、鞘内吗啡泵植入术、冲击波治疗等。

        从2000年开始,在慢性疼痛的机制与生物干预领域,北京协和医院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研究。目前已经顺利结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先后筛选并验证了脊髓水平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密切相关的30余个差异基因;发现腰椎鞘内注射PSD95基因特异的siRNA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显著缓解, 同时也发现脊髓以上水平神经传导通路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也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


(四)加速康复外科(ERAS)技术的探索与突破

        在安全的前提下,聚焦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已经成为临床麻醉和手术的新热点。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2001年由丹麦的外科医生H. Kehlet教授提出,指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优化的围术期处理措施,临床多学科合作,从而降低手术应激,改善患者预后。目前 ERAS理念正成为国际医疗领域的共识和风向标。尽管麻醉在ERAS各个环节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该理念在国内麻醉领域一直未能得到重视。我院自2014年起大力倡导和推广ERAS理念。作为ERAS领域的麻醉学专家,麻醉科黄宇光教授现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副主委,参与编写麻醉及其他领域的多篇ERAS专家共识。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近年来致力于将ERAS理念应用于临床,并组建了相关亚专业团队,与基本外科医生合作,围术期全面开展ERAS临床实践。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直结肠手术等ERAS流程较为成熟的手术领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ERAS管理流程,加速了患者的康复,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同时,我们寻求技术的探索与突破,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肥胖症胃减容术等国际上ERAS流程相对欠缺术式中,尝试开展ERAS管理,与我院基本外科等科室建立起良好的多学科合作模式,不断磨合,总结改进,希望为更多的手术类型的ERAS流程制定提供经验。

        “麻醉恢复室低体温发生率”也是麻醉质量管理核心指标之一。围术期体温保护是ERAS麻醉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准确测量并全程监测机体核心体温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北京协和医院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围术期低体温的防治与管理的体系建立。体温作为五大生命体征中非常重要的指标,理应在围术期监测中得到关注。保持体温恒定是保证机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体温异常可引起代谢功能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国外报道,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在7%-90%,其能够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危害,带来诸多术后并发症,包括:增加手术伤口感染率,围术期心血管事件,术中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和输血增加,麻醉恢复延迟,增加住院时间等。在我国,低体温发生率一直缺乏相关的数据,围术期低体温的防治与管理更是处于空白。2013年我院率先在北京地区牵头进行了围术期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的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有24家三级医院参加,纳入861例患者,首次报道了手术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高达39.9%,主动保温率不到11%。并提出了围术期低体温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手术级别,麻醉时间,输未加温液体量以及手术室环境温度等。


(五)建立麻醉改善癌症患者手术后转归相关问题研究

        北京协和医院是国内唯一团队加入国际18个中心研究“区域麻醉与乳腺癌复发(regional anesthesia and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该研究方案注册在Clinical Trial.gov (NCT00418457)。目前,全球共入组2161例患者,我院是全球最大的分中心,已经入组1259例患者(超过全部入组量50%),阳性事件数101例(占比56.7%),获得每年1.5万美元的资助。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无病生存率,区域麻醉组较全麻组显示出优势,(与美国中心前期研究数据一致)。目前,北京协和医院已经初步搭建患者信息数据库平台,建立长期随访机制,专项雇佣专职随访护士2名,失访率<10%。

(六)利用多学科协作优势,在疑难病罕见病围术期管理方面的深厚积累

        自二十世纪80年代,我们率先在国内探讨摸索出肌松药用于重症肌无力病人的安全有效剂量,提高了此类病人的麻醉质量和安全性,该研究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以来,我科在困难气道患者管理、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管理和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麻醉、恶性高热患者诊治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

        做为全国疑难杂症诊疗中心,我院拥有种类繁多的困难气道病例,包括巨大甲状腺肿物、重度OSAS、口腔内各种占位、严重的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重度肥胖症减肥、肢端肥大症、严重气管狭窄等等。而气道管理亚专业的建立和发展为患者的临床安全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科室困难气道处理设备种类齐全,各种模拟培训设备丰富,困难气道培训系统完善。从2000年开始,科室就将气道管理培训纳入重点培训项目,2005年和2007年协和医院麻醉科联合美国MD Anderson医学中心举办了两届临床气道管理培训班,2009年联合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又成功举办了高级气道管理培训班,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带教老师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大型气道培训的骨干力量。

        我院于2008年获得卫生部行业科研基金(300万)资助,牵头进行题为“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策略优化研究”。该项目为多中心(全国6个研究中心,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样本(纳入患者1553例)前瞻性队列研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分析我国老年冠心病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年龄>75岁、既往心肌梗死病史、近六个月心绞痛病史、术前心电图ST-T不正常、既往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史、接受高风险手术)和心脏事件发生率(8.7%),并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评价麻醉新技术在上述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总结优化我国老年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策略。该研究首次为国家提供了详尽可信的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围术期数据,并为进一步制定相关指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在原有课题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多个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包括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NT-proBNP及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患者手术风险预测价值的研究等。发表文章十余篇,其中SCI文章4篇。(Arch Geronto Geriatr, 2015,61(3): 503-509;Clin Respir J. 2017;1. DOL: 10.1111 / crj.12633;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26(18):3464-9.)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髓质能够产生儿茶酚胺的嗜铬细胞的肿瘤,是以发作性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均比较困难。手术切除肿瘤目前是其治疗的一线方案。北京协和医院是全国的疑难危重症诊疗中心,众多在外院诊断不清的高血压患者在我院内分泌科确诊为嗜铬细胞瘤,并转入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因此,我院该疾病的年手术量在全国乃至全亚洲均居首位,至2016年,已达200余例/年。就诊于我院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则大多呈现肿瘤体积巨大(直径大于8cm)、位置特殊(位于心脏、升主动脉、肝脏旁、膀胱等)、合并其他全身疾病(妊娠、冠心病、先心病、肝肾功能衰竭等)。针对这一变化,麻醉科将近年来逐渐成熟的脑氧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血液保护技术等应用于此类患者,达到优化麻醉方案、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由于我院麻醉科在此类患者围术期处理的丰富经验及特殊贡献,2017年由黄宇光主任牵头执笔完成了“中华医学会成人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协和医院从二十世纪末在国内率先开展恶性高热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及防治知识普及工作。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恶性高热研究中心经验的基础上,在院内科研基金支持下,于2004年建成国内首个亦是唯一一个咖啡因-氟烷离体骨骼肌收缩试验实验室,经动物实验证实系统敏感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先后完成MH疑似病例活体骨骼肌收缩试验10余例,确诊恶性高热易感者4人次。自2005年起,MH课题组与医科院基础所遗传室张学教授实验室合作,开展恶性高热易感者RYR1基因突变位点筛查工作,从最初的探针单突变位点筛查技术,发展到三代全基因测序技术筛查,筛查周期从最初的三个月提高到一周左右,为国内多家医院20余例临床疑似MH病例完成RYR1基因突变位点筛查工作,确定MH致病突变携带者6人次,确诊恶性高热家系1例(父亲及4子女中2人携带同一致病突变),确定争议致病突变携带者1人次。


(七)技术力量雄厚的合作团队

        北京协和医院以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多学科综合优势强大享誉海内外。基础研究方面,中心实验室、遗传学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和临床生物资源标本中心等4个平台为全院科研人员提供实验台位、实验指导以及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此外,医学统计与生物信息研究平台,也是北京市临床研究质量促进中心,由统计学、流行病学、生物信息、大数据及临床医学等专业人员构成,面向全院提供临床研究设计、方法学咨询、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技术支持,同时开展基因组学、表观组学等大数据研究等。 作为“协和三宝”之一的病历管理方面,医院信息处为所有临床研究提供了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撑。

        (1)依托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任务,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该院是西藏地区最大的最大的三甲医院,不仅承担西藏地区繁重的医疗任务,同时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为我们提供了众多不可多得的具有高原地区特色的病例及科研数据。同时,该院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将带动整个西藏地区的医疗发展。

        (2)通过承担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作任务,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福建省立医院等不同地区医疗中心协作,完成多中心临床研究,并推广实施各项指南规范,带动地区医疗水平的提高。

        (3)在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布局框架内,建立了百家医院“牵手行动”三级联动医疗协作网。依托北京医学会、天津医学会及河北省医学会,成员包括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等骨干医院及上百家各级地方医院。既可作为临床研究基地,也是各项指南及规范的实施推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