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科室简介
科室简介 更多内容
一.概况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的前身是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骨科专业组,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是当时我国唯一的骨科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我国骨科界的许多前辈,如孟继懋、方先之、王桂生、冯传汉、吴之康、王福权、宋献文、张光铂、卢世璧等都曾在这里执教和工作过。经过几代骨科人的不懈奋斗,尤其是在邱贵兴院士的带领下,协和骨科现已成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中国医学科学院骨...
科室历史

沈建雄教授团队在在国际骨科领域排名第一的《JBJS》杂志上发表论著“伴有脊髓纵裂畸形的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外科治疗”。

2016
2016

翁习生教授当选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副会长。

北京市骨骼畸形遗传学重点实验室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挂牌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骨科医学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2015
2015

翁习生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翁习生教授担任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

翁习生教授等的“北京地区血友病综合诊治和管理协作体系的建立及相关应用研究”荣获中华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5
2015

邱贵兴院士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著,在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开创性进展。

金今教授团队在国际骨科领域排名第一的《JBJS》杂志上发表论著“长骨中肿瘤诱导骨软化的外科治疗” 。

2015
2010

成为卫生部重点学科。

第一届中国脊柱医学会(SRS)国际学术会议由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承办召开

2009
2008

骨科通过国家临床药理基地检查。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召开常务编委会,主编邱贵兴教授,编辑部主任翁习生教授。

2007
2007

中国骨质疏松防治公益行动专家委员会成立,邱贵兴教授任主任委员。

成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国际脊柱畸形形研究组中国组成立,邱贵兴教授任组长。

2007
2007

邱贵兴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贵兴教授等人的《协和医生答疑丛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届COA学术大会在北京举办。邱贵兴教授作为大会主席主持大会。

2006
2005

叶启彬教授等的《中华通用脊柱内固定装置的研制、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邱贵兴教授等人的《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系列研究及临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邱贵兴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第23届常务理事。

2005
2004

邱贵兴教授连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邱贵兴教授等人的《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系列研究及临床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中欧骨科学术交流委员会成立,邱贵兴任中方主席。“北京协和医院-善特普关节外科中心”成立。

2002
2000

邱贵兴教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脊柱外科中心正式成立。北京协和医院首届国际脊柱外科研修班在京举行。

1999
1997

“Steffee在临床的应用”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我院举办首次了BSB中美关节外科学术研讨会。

邱贵兴教授担任骨科主任。

1995
1991

李世英教授担任骨科主任。

吴之康教授等人的“脊柱侧凸症的临床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9
1982

吴之康教授倡议并建立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担任第一、二届组长。

吴之康教授担任骨科主任。

1981
1975

王桂生提出并应用带肌蒂骨瓣植骨治疗骶髂关节结核。同年,用氮芥灌注治疗恶性骨肿瘤,提高了三年以上生存率。

王桂生教授在我国首先成功地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

1965
1957

王桂生教授担任骨科主任。

孟继懋担任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这是首位中国人出任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一职。

1936
1921

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成立了骨科专科,标志着骨科在中国开始成为外科中的独立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