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ICD:治疗心室颤动的利器
时间:2017.08.02
点击数:
字体:
来源:本站原创

人要活,心得跳。
但是很多疾病会导致心脏乱跳。要么跳得太快,要么跳得太慢,要么跳得乱七八糟,毫无规律,甚至还可以像我们平常发烧寒战时那样颤动,这些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心律失常”,也就是说心脏跳动失去了正常节律、规律和韵律。如果心脏跳动过于缓慢,我们称之为“心动过缓”;反之心脏跳动过于迅速,就是“心动过速”。
众所周知,心脏分为心房和心室两部分,它们俩都可以乱跳。如果心室出现像寒战一样的颤动,就称为“心室颤动”,简称“室颤”,这是一个令医护人员“闻风丧胆”的恶性心律失常。因为室颤一旦出现,如果抢救不及时,人就会猝然而亡——猝死。
某些疾病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可以引起室颤,常见的有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炎等。室颤一旦出现,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及时通过电流把室颤“去除”,我们称为“电除颤”。医疗电视剧里面的大抢救,常常有这样一幕:医生抓起两个把手,按在病人前胸,大吼一声“闪开”,随即病人就在病床上弹了起来……这个过程就是电除颤。
积极治疗能引起室颤的基础疾病,可大大减少室颤发生的风险。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积极治疗并不能完全避免室颤的发生。室颤如果发生在医院,是不幸中的万幸,医护人员可以及时电除颤,救人一命。然而如果发生在医院外面,比如在单位、在家里、在路上,那怎么办?总不能自己天天背个除颤器上班吧?
你还真想对了,的确可以这样。不过,这个“除颤器”不是医生抢救用的那种,而是我们今天谈论的主角“ICD”。ICD是个英文缩略语,它的全称是“可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说实在的,ICD真是个好东西。
它小巧玲珑,医生可以通过简单的小手术,将一个金属密封的小盒子埋藏在我们左前胸的皮下,小盒子引出一根(或两根)电极导线,通过我们的血管连到心脏里头,这个“除颤器”就能一直伴随我们左右,做我们的保护神了;它聪明伶俐,设定好程序后,通过电极导线和小盒子里面的精密电子元件,可以精确识别室颤是否发作;它威力强大,一旦知道室颤来了,就毫不犹豫地放出强劲的电流,及时把室颤去除。很多情况下,病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个有惊无险的电除颤就完成了。病人的性命,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瞬间被ICD挽救了下来。
安装了ICD,相当于永远有一个不知疲倦的电子机械医生陪伴在病人身旁,平时瞪大眼睛竖起耳朵,紧盯病人的心律有没有失常,一旦有事,该出手时就出手,救人于水火。
ICD虽好,但也不是每个病人都需要安装。ICD的安装有非常严格的标准,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室颤发生风险的高低,医生会仔细评估植入ICD的必要性。北美、欧洲和我国都有不断更新的ICD治疗指南与共识,这些指南和共识是一代又一代ICD领域的专家们严格比对、精心筛选的心血结晶,是目前临床医生们评估ICD植入必要性的主要依据。
植入了ICD,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很多病人陷入一个误区,自以为已有了守护神,就可以不那么认真地吃药治疗基础疾病,这是万万要不得的。心脏有严重疾病的患者一生都在走钢丝,药物治疗基础疾病好比交给病人一根平衡木,安装ICD则是在病人脚下拉一张安全网,总不能因为有了安全网就扔掉平衡木吧?走钢丝还是非常容易掉下来的。
ICD进行电除颤时,当然要用电,ICD平常密切监护病人心律,也要耗电,电用完就得充。但是,ICD通常无法充电,得通过再次小手术更换ICD的电池,不过不用担心,如果不是经常放电除颤的话,ICD的电量通常能维持7-8年。
凡事都有两面,ICD也不是完美的。曾严重困扰病人、医生以及ICD领域专家的一个大问题就是ICD还是有点“笨”,不够“聪明”。它虽然尽职尽责,但有时也会犯错误,我们称之为“误放电”。这也不能完全怪它,主要是心律失常太狡猾,ICD有时会被欺骗,以为患者出现室颤了,其实患者只是发生了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这时候ICD仍旧会恪守原则迅猛放电,这样一来病人会承受一次剧烈的疼痛(被电击),甚至有些患者描述为“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幸好,通过ICD专家的不懈努力,各种技术的优化应用,比如“抗心律失常起搏”、各种心律失常识别程序的设定和调整,ICD变得越来越聪明了,误放电的机率大大减少了。
ICD的另一个缺点是太贵,最便宜的ICD也得接近十万元人民币,有些时候,部分亟需ICD治疗的病人会觉得“可望而不可及”。要解决ICD的公众可及性,需多方面共同努力。
总体而言,尽管还不完美,ICD仍无愧于治疗室颤利器的称号。相信通过医疗器械科学家、ICD专家、临床医生、患者和医政部门的共同努力,ICD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强大,而越来越多有需要的患者可以植入ICD,迎来生命的忠实“守护神”。

科普作者
杨德彦
副主任医师
查看更多
相关科普文章查看更多